有一種冷叫做「媽媽覺得你會冷」,有一種好叫做「我這樣都是為你好」,也有一種愛叫做「因為我愛,所以你也要愛」。在一般的人際關係裡,心理距離能提醒我們要相互尊重,但在親密關係裡,因為他的成就就代表你的價值,他的情緒就是我的感受,不論是親子、戀人、夫妻或手足,這種尊重彼此差異的界線逐漸變得模糊。
我們難以承認有時候表面打著都是為你好的招牌,卻是一再騙自己的一廂情願,無法接納其實早就發現,那個原原本本的他,跟我們自以為想的根本不一樣,總以為將心比心,但卻是用自己的心在套對方的。
幫助自己可以更坦然接納原本的他,就是更清楚知道什麼是自己在關係中想要的?什麼是最重要的?最希望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,那麼逼他一定要上名校是必要的嗎?與對方能暢所欲言無話不談是最珍惜的,還需要計較他的生活習慣與你不同嗎? 最想要的是安穩踏實的感覺,而浪漫驚喜的禮物和燭光晚餐有那麼重要嗎? 因為我們了解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麼,要用力的是什麼,才有辦法鬆開凡事希望他按自己想的去走的欲望。而這樣的自我覺察就像探索合適的工作一樣,嘗試過、犯錯過、反省過,我們才能愈來愈明白。
知名暢銷作家劉墉曾說:「接納差異才是愛的真諦。」關係裡重要的事實在太多,可是牙齒都會咬到舌頭,再美好的關係也不可能沒有差異,不是一昧的配合、容忍、息事寧人,而是在一次次的反思中,先抓到什麼是對自己真正重要的,其他的事則學習著包容、釋然、平心靜氣的溝通,接納差異就從每段親密關係中自我探索的向內看開始。
「差異本身不是障礙,不願面對差異才是人際之間最大的障礙。
The biggest barrier has never been the difference among us ;it's the denial of such a fact.」
本句摘自《打不破的玻璃芯:穿越逆境的20個面對》
文:朱芯儀 Julia 心理師
留言列表